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前三季度工業經濟數據。1月份-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0%。
10月19日,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前三季度廣東外貿進出口總值6.0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微降0.1%。其中,出口4.04萬億元,增長3.9%;進口2.05萬億元,下降7.2%。
10月18日,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公布,在“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行動方面,提及將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這是在我國制造業已基本開放以及自由貿易試驗區負面清單制造業清零的基礎上,又進一步。
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過程中,新的消費力量正在快速崛起。
據海關總署10月16日消息,2013年至2022年,十年間廣東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規模從2013年的1.92萬億元,年均以5.1%增速、1211.2億元規模較快擴張,到2022年首次突破3萬億元大關,進出口值增至3.01萬億元,十年間增長56.3%。
根據央廣網和工信微報的最新消息,今年1至8月,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的生產繼續保持恢復態勢,同時出口降幅也在持續收窄。隨著效益的恢復加快,投資趨于平穩。
9月份,歐洲汽車市場整體趨勢穩定。多家預測機構均預計,今年歐洲汽車銷量將開始恢復,但與2019年相比仍存在明顯差距。
汽車工業正在朝著輕量化的方向發展,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實現汽車輕量化的路徑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材料的選擇、工藝的優化和結構的設計。這些措施可以廣泛應用于汽車的各個部位,例如動力、車身、底盤和內外飾等,通過減輕這些部件的重量來實現整車的輕量化。
一體化壓鑄的應用是汽車輕量化和提高生產效率的重要手段。雖然一體化壓鑄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是其技術壁壘也較高。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一體化壓鑄的市場空間也將迎來快速提升。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于9月30日發布了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等相關數據。
中國企業聯合會于9月下旬發布了“2023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同時還發布了制造業500強、服務業500強以及100大跨國公司等一系列專項榜單。
廣東省商務廳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期間,廣東與東盟的外貿進出口規模連續5年保持增長。2020年,東盟首次超越香港成為廣東第一大貿易伙伴,這一地位一直保持至今。
廣東省統計局于9月22日發布了今年前8月的經濟數據。根據當天公布的運行簡況,全省經濟發展在1-8月期間持續穩定恢復,主要經濟指標的當月增速呈現恢復向好的趨勢。
近日,深汕特別合作區一宗約11.78萬平方米的新能源產業用地成功掛牌出讓,由深圳比亞迪汽車實業有限公司以1.17億元競得,將用于建設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二期項目。
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技術優化,我國汽車出口快速增長。近年來,中國品牌汽車企業加快 海外市場布局,通過海外建廠、聯合海外銷售渠道、獨立建設海外銷售渠道等方式加快市場開拓。
在7月至9月期間,全國首屆“適創杯”模具設計挑戰賽在寧波市北侖區成功舉辦。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發布消息,今年8月,汽車產銷同比環比雙增長,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7.5萬輛和258.2萬輛,環比分別增長7.2%和8.2%,同比分別增長7.5%和8.4%。而今年1-8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同比增長7.4%和8%。
近日,上海證券報報道,位于北京通州馬駒橋鎮的小米汽車亦莊工廠,一期項目正進行設備調試,另外還有其他工程還在建設中。在此前的小米投資者日上,雷軍表示,小米汽車預計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產。
8月我國進出口規模環比7月有所擴大,同比降幅較7月有所收窄。前8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專家認為,我國外貿整體保持平穩,后期基數效應、價格因素影響減弱將有助于進出口增速重回上升軌道。
上半年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實現較快增長,高質量發展有序推進,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做出積極貢獻。展望下半年,機械工業內需市場將進一步改善向好,發展環境不斷優化;但當前行業仍面臨市場需求不振、賬款回收難等問題,部分分行業存在下行壓力。
2025-06-03
2025-01-14
2024-12-16
2024-11-19